2012-06-06

生存者遊戲

也是在阿簡學長的部落格裡頭發現的遊戲
流程修改以及結果檢討如下:
道具:糖果一罐、螢光小圓點貼紙、動物圖卡、說明檔案、麥克風擴音器或哨子。
角色設定:總共35角色,若人數不足35,且場地大如操場附加周遭樹木球場,建議刪除草食動物,若場地較小,躲避處少則建議刪除次級消費者以上。

  • 生產者:糖果一大罐。
  • 小型草食動物:兔子、松鼠、老鼠,各6隻,共18隻。
  • 大型草食動物:樹懶、鹿,各2隻,共4隻。
  • 雜食性:浣熊、鼬鼠,各三隻,共6隻。
  • 肉食性:狼、狐狸,各2隻,共4隻。
  • 特殊角色各一:
    • 人:扮演醫治動物或殺害動物。醫治動物時將貼紙去除。
    • 疾病:散播疾病,使用貼紙貼被害者的棒棒糖。
    • 火災:拿走被抓的所有糖果。

角色卡使用不同顏色印製,草食性用綠色、雜食用黃色、高級消費者及特殊角色使用紅色,背面有食性關係圖,避免學生忘記誰是敵人。
護貝打洞後以橡皮筋穿過,統一綁在左手臂上。
遊戲進行兩回合:抽籤,讓同階層動物討論待會如何逃跑、躲避、
  • 第一回合:
    • 使同學熟悉遊戲食性關係,只有草食性擁有糖果,小型草食動物一顆糖果、大型草食動物兩顆糖果,當被抓一次得給對方一顆糖果,也就是大型的有兩條命,小型的可以穴居躲避,規則同原本躲30秒,大型不給躲。
    • 放行順序: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疾病→人→火災。教師看散開狀況再放行各階層,建議讓草食動物躲得差不多或成群結隊好、再放雜食,以此類推。火災必須給予最短時間,教師若可預測得學生腳程,可自由調整間隔時間。
    • 第一回合只進行十分鐘,但學生都說累斃了。結束時,手中有糖的直接吃掉,同時進行第二回合說明。
  • 第二回合:改變兩件事情。
    • 糖果分為有重金屬污染和沒有重金屬污染的,這決定了動物們的生死,正常食物需>重金屬+疾病點數才能生存。我使用透明包裝的棒棒糖,棒棒糖中總是有類似鳳梨口味最多(正常)、葡萄口味最少(重金屬污染)的狀況,遊戲進行前我先請學生幫我把糖果顏色分堆,進行第二回合時請同學幫我散播,並宣稱即便糖果有毒,你還是得努力拿,因為餓死是立即性的,毒死是慢性的,手中無糖果者不能進行角色功能!而且被捕食時,掠食者得用抽籤的方式抽糖果,他也不一定會抽中安全的糖果。但如果其他角色給予糖果(互助),則在遊戲結束前他還可以持續進行角色功能。
    • 放行順序修正為大型草食性先上,小行草食性後上,給予大型較多攝食機會,但也只是讓大型上場看好糖果、彎腰後就開放小型動物上場。這時間要提醒次級消費者看好牠們會躲哪裡,這時會聽到學生的圍攻討論,相當恐怖而且血腥。此後的人類和疾病更加約好怎麼處理動物的事情也相當詭譎。學生後來回饋人類相當恐怖...

最後計數:
請學生記錄(正常糖果、中毒糖果、疾病貼紙數)後按食性關係排列討論自己是否死亡→疾病感染的糖果交出,送給疾病→人類提供拯救動物數量(教師可酌予獎勵他的愛心)→死亡者糖果收回(好可憐)→收回的糖果再按誰得到最多給予獎賞(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了,嗚)。

活動檢討:
  • 把疾病定義成可糖果來計數,跟有毒的糖果執行成果上有重複。或許修正致死比例,將兩個有毒可以抵一顆正常糖果這樣可能比較妥適。
  • 如果可以加入掠食者捕食者數量演變,使得族群大小影響下一代數量的因素,並依此局結果變動下一局各消費者數量比例,更可以呈現適應演化趨勢。
以下為實驗結果(█代表存活,┼代表死亡)
最下方為草食性動物,依序往上為雜食性、肉食性、人類
上課檔案:
生存者說明檔生存者圖卡集合

沒有留言:

定影

為了防止這些殘留鹵化銀在日後繼續對光線敏感,定影劑將它們溶解和清除,只留下顯影後的金屬銀。使圖像在光線下穩定且永久保存。 以 AP 顯影罐為例,300 c.c.溶液中 , 20 % 硫代硫酸鈉 = 60g 硫代硫酸鈉  + 240g 水 硫代硫酸鈉( Na₂S₂O₃ )和溴化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