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8

消化彈珠台

當初是在人體雜誌創刊號上面看到人體彈珠台的照片,

仔細看在咽的部位好似有吞嚥的構造、賁門幽門有食物進去的閘門、胃有翻絞的構造、小腸像迷宮一樣、升結腸則有升降履帶、橫結腸有蠕動的協助構造,最後直腸末端也有控制進出的閘門,相當可愛有趣。

於是發想給學生來進行這樣彈珠台的製作,
材料使用裝水果的廢棄保麗龍,
預設可設計為日式柏青哥直立式和台灣夜市斜台式兩種模式,
上課前播放影片Man as Industrial Palace,讓學生想像人體能像機器一樣來運作,
app store 有 Human Body 可供學生參閱消化過程,
並提供消化大圖、各消化器官連結。

教學修正建議
時間上,學生設計加製作,兩節課頂多完成到小腸,會在升結腸使彈珠向上、以及橫結腸要和小腸交叉時遇到困難,解決方式很多,可以讓學生事先重點討論設計圖。教師在這裡可以給予一些想法並討論,如在升結腸可以從旁邊挖洞、利用橡皮筋談射、製作斜面、利用履帶,小腸交叉可以設計天橋、地下道等。
再標上各器官名稱以及機關增多可增加作品可看性,甚至考慮真實器官中食物停留時間來增加走道複雜度。
學生再經過每天午休一週五次共2:30的時間大抵都能完成,總共時數約四小時。若設計圖設計得當或許可以降到三小時。

以下是學生參與過程照片和部分成品:
   
 
 

沒有留言:

定影

為了防止這些殘留鹵化銀在日後繼續對光線敏感,定影劑將它們溶解和清除,只留下顯影後的金屬銀。使圖像在光線下穩定且永久保存。 以 AP 顯影罐為例,300 c.c.溶液中 , 20 % 硫代硫酸鈉 = 60g 硫代硫酸鈉  + 240g 水 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和溴化银(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