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蟑螂縮放複製器

與一般的凸透鏡模擬不同,簡化成有三種影像,分別是正立放大虛像、倒立縮小以及放大實像,我覺得只要這幾個能判斷出來,理應可以面對會考的模擬題目。
情境上是在固定樓層板中可以複製出天花板蟑螂出來,是縮小還是放大取決於 f~2f or 2f 外,f 可調整,若是在同一個焦距內可以複製出一大一小就會生個小家庭出來。

你必須要養出三個家庭的蟑螂,不同焦距會生出不同的家庭組合,

不是每個焦距都可以生出一大一小的蟑螂,母蟲都是比較大的,當遇到比較小的公蟲時,會生出小寶寶。要調整對的焦距才能複製出一公一母。

累積三個家庭的爸媽資料時,看看成像的區間是否跟 焦距 f 有關連?

要小心當像距等於焦距時,強光會聚集。

操作說明:

1. 在天花板上有一隻蟑螂,你有一隻可以複製牠的放大鏡,

2. 調整放大鏡上下位置會得到放大或縮小的蟑螂,滑鼠點一下就可以複製。

3. 若為平板或手機則是滑動移動放大鏡位置、手指放開就可以複製。


若無法載入,點此在新視窗開啟

淋巴圍城

這是一個塔防遊戲,目的是為了呈現淋巴結腫大後對病原體的影響,過往授課以口語表達,就覺得很塔防遊戲,透過 CHATGPT 對談把這個遊戲做了出來,為了顧及遊戲性以及對名詞的認識,套用並簡化了一些免疫功能。 

規則說明

目標與流程 

  • 守住 12 波攻擊(第 4 / 8 / 12 波為 Boss)。 
  • 開場暫停;先佈署 → 按繼續開第 1 波。 
  • 清場(場上無敵人且隊列為空)時,右下出現 5 秒 透明圓形倒數 → 自動進下一波。

生命與失敗 

  • 只有病原體逃出終點才 -1;擊殺不會扣命。 
  • Lives ≤ 0 立刻失敗;清除第 12 波即勝利。 

CP(cytokine points 免疫資源) 

  • 初始 150;擊敗敵人獲得 CP(波數越高倍率越大)。 
  • 出售返還 60% 成本;Boss 掉落較多 CP。 

站點與路線 

  • 初始 6 站點隨機散落。 每波開始前重繪路線(直+彎),總長約 1.45~1.6× 畫面寬,且一定繞過每個站點附近。 
  • 第 4 / 8 / 12 波各新增 2 站點。 

病原體介紹 

  • 病毒(Virus):移動極快、血量低,常成群出現。 
  • 細菌(Bacteria):速度與血量中等,是最常見的攻擊單位。 
  • 真菌(Fungus):移動緩慢但血量高,能承受多次攻擊。 
  • 原生生物(Protozoa):速度快、血量中等,擅長突破空隙。 
  • 寄生蟲(Helminth):超高血量、極低速度,擊敗後可獲大量 CP。 
  • 胞內寄生體(Intracellular):行動極快、血量低,但擅長偷襲。 

Boss 介紹 

  • 第 4 波 —〈莢膜巨怪〉(橘色六角):每隔數秒釋放小型細菌增援。 
  • 第 8 波 —〈變異風暴〉(藍綠六角):可短暫加速衝刺,忽略減速效果。 
  • 第 12 波 —〈蠕蟲女王〉(粉紫六角):定期護盾,死亡時釋放寄生蟲群。 
         每次擊敗 Boss 會獲得大量 CP,並新增兩個塔站點。 

免疫防禦塔介紹 

  • 補體系統(Complement) — 消耗 70 CP:快速射擊並貼標敵人;被貼標的敵人會受到巨噬細胞與抗體塔加成。 
  • 巨噬細胞(Macrophage) — 消耗 80 CP:高單體傷害;對貼標敵人額外加成。 
  • 發炎介質(Inflammatory Mediator) — 消耗 70 CP:範圍小傷+顯著減速;適合群控與拖延。 
  • 抗體塔(Antibody) — 消耗 90 CP:追蹤彈自動鎖定目標,射程遠、命中高但攻速較慢;對貼標敵人加成。 
  • 主動技能 追擊淋巴球(IL‑2) — 消耗 60 CP,冷卻 15 秒:召喚追擊淋巴球,自動追蹤最近敵人,存活 10 秒,每 0.25 秒攻擊一次。 
  • 淋巴結腫大 — 消耗 50 CP,冷卻 20 秒:指定站點腫大 12 秒,產生圓弧迴路迫使敵人繞行,延長防守輸出時間。 

策略與提示 

  • 前期:前半段配置補體+巨噬,後半段放抗體與發炎介質,形成「標記 → 高傷 → 追蹤」鏈。 技能時機:Boss 來前先用腫大拖延;尾兵或高速單位交給 IL‑2 收尾。 CP 管理:難度越高的敵人與 Boss 給的 CP 越多;需要時可出售(返還 60%)。

若無法載入,點此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