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員有記錄員、分析員、報告員、糾察員,組員角色輪流互換。
學生表達方式為:自由發言、小組舉白板或放在黑板前呈現。
黑板前呈現如下圖:
上方為強力磁鐵吸著小夾子 |
- 請繪圖表達河川被侵蝕後應該會長什麼樣子?
- 一般橋的附近都會禁止開採砂石,請問哪裡盜採砂石會導致橋墩裸露狀況最為嚴重?(在操作上放了一段河水沖走橋墩的影片再開始)
- 地形由乙變成甲,請問原因為何?
題目都是書中題目修編,
預期學生在第二題會遇到最多困難。
第二題原本在書中題目長這樣:
麗茹老師跟我說因為A點被挖了土石後會減少上游河流的阻力,所以流速會增加。
學生的回答類型有:
- 在橋墩下游方:橋墩下方穩固的土石被沖走,檔不了上方水勢。
- 在橋墩上游方:橋墩前沒有土石造成水流更大來推橋墩。
- 在橋墩正下方:將橋墩下方土石運走會導致橋樑直接崩毀。
- 其他:在更上游的地方造成更大的土石鬆動,帶給下方橋墩更大推力
有組別提到橋處在河道彎曲處,邊坡土石本就容易被侵蝕,因而更加危險。
這在我繪圖時沒有刻意注意到,或許因為上一題的關係學生有考慮到,實屬思慮周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