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合併的中小學(大分市立賀来小中学校)

大分市立賀来小中学校:「學校的教育目標是豐富人的自立能力育成」

學校教育並不是單純傳授知識,這幾天來的參訪有一些日本人精神力要求的教育一直視融入在校園生活當中的,這和自己學校校長要求的一些精神口號有點像,但差別是賀来小中学將這些精神力原則放到課堂上、並且確實要求學生可以做到,全校統一的一貫。

這是一所中小學合併的學校,分為兩個校舍,中間有一條道路將兩校舍分開來,
以東邊的小學校包含1~4年級學生,西邊中學校包含5~9年級學生,
因為一堂課時間不一,所以兩方校區在小學的部分是有鈴聲的,中學部分則是看時間上下課。朝會活動從8:00~8:20會有多變的活動像是校外運動、社區帶領閱讀讀本、也有學習活動的確認可能像是作業或者進度調控。

校長說家長對於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看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專注在學業成就的分數進步。
因而在他們的生活教育上著重的是一些基本的原則,
智慧、德性、體能,以及愛這片土地

學生被教導的生活五原則包含
1. 先比對方打招呼
2. 生活必須要整理好
3. 打掃需集中
4. 穿著要整潔
5. 時間要嚴守

學習五原則:
1. 兩分鐘前必須要在座位上
2. 打招呼要大聲
3. 不可忘東忘西
4. 上課時精神要集中
5. 家庭學習的重要

如果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打鐘前就做好上課的準備,
教學時數是會相當充足的,回想這幾天的參訪的過程,的確感受到上課內容是相當充足的。
在和家庭的合作方面也有給予家長如何協助管理學生學習狀況的指引。

參訪這所學校的缺憾是必須在一節課的時間內,見習三個班級的上課。
見到教室內的桌椅安排相當特別,也是他們的座位安排的通則,
四個同學一組共用一個大方桌,前二後二,前面的兩個同學在面對黑板時還有一個共用小長桌,

使他們在面對黑板時還可以動手做筆記,往後就可以和後方的同學進行實作。
上課的教師都有兩位,一位是專任自然科教師,另一位是隨班導師,會跟隨著上課協助上課需要。

第一個班級,五年級:
地科課程,活動一進行河流侵蝕土石,用到的器材是切一半保留下半圓的水管,裡頭會放有沙子、小石、大石,利用水龍頭沖刷來模擬河流搬運作用。
活動二是將土石放入大玻璃罐中,上下搖晃100,200,300,400次,再觀察裡頭碎塊變化,然後記錄結果。學生都是利用筆記本來抄寫,事先將表格畫好,再將活動結果記錄到簿子上。

第二個班級,八年級:
上的是酸鹼中和,利用圓形紙卡模擬氫氧根離子、氫離子、鈉離子、氯離子、利用不同分子的酸和鹼互相混和讓學生藉由問答釐清酸鹼中和不會有離子消失的情形。

第三個班級,四年級:
利用畫圖,讓學生表達氣體的壓縮的觀念,並且利用實物投影機呈現說明。
學生是從小就被訓練加強口語表達的
這是隨班的導師,參訪這所學校時發現導師都有跟隨著上理科課程

沒有留言:

定影

為了防止這些殘留鹵化銀在日後繼續對光線敏感,定影劑將它們溶解和清除,只留下顯影後的金屬銀。使圖像在光線下穩定且永久保存。 以 AP 顯影罐為例,300 c.c.溶液中 , 20 % 硫代硫酸鈉 = 60g 硫代硫酸鈉  + 240g 水 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和溴化银(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