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改浮游生物網

原本使用浮游生物網下方的塑膠罐不耐高溫曝曬而碎裂,加入針筒來替代下方收集瓶,本次修改重點:

1. 收集完水樣分裝方便,有些生物靜置下沉時,學生不會取樣後攪拌到混勻,可直接滴到玻片上

分裝方便

2. 接孔統一,只要固定好網子下方的軟管,拆卸方便

3. 針筒不用特別封口,水樣也不會大量流出,兼通氣用途

4. 另外加入釣竿,用便宜的就好,採樣範圍加大許多

## 遭遇一些問題

記錄四個版本的差異:

1. 單純的繫上針筒,撈了半天發現水都灌不進去,才驚覺裡面氣體出不來,水也就進不去,於是撈了撈就拿出來抽水進去,雖然有些許濃縮,但樣液太少。

2. 既然要有孔洞,那針筒後方開個洞,讓水可以流進去就好,但孔洞要封上濾網,既然都要開洞了,那怎麼不乾脆做一個單向閥,既然都有針筒了,那就一進一出,出的地方有濾網就好,又攜帶方便。但結果不好,主要是進水量太少了,過濾有作用,但效益低落。

3. 跳回去前面的思維,就在針筒拉到最後方的前面一點點開洞、封濾網(用熱融膠即可)。正式上場時卻發現空筒的空氣量會讓針筒浮起,看是要加重、還是灌一些現場的水樣進去都可以,倒是孔洞開在後方有利氣體溢出。但開洞的位置使收起的時候水位太低。

左為版本 3,右為版本 2(好稀)

4. 將洞開在中間,並且多打幾個洞,有利溢流,因為針筒接孔不大,液體進來若後面壓力可以小一點理應有利過濾,另外,打中間的好處是取樣結束後推擠進入一半高度時,就可讓水樣不流出。


## 結果

1. 濃濃的結果

2. 顯微鏡下


沒有留言: